《异人之下》上映当天,面对面乌尔善导演在南京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专访,面对面记者表示电影酷炫时尚得不像50多岁导演拍的面对面。乌尔善愣了一下,面对面他笑说:“我有50多吗?我不才18岁吗?一直18岁啊。面对面”
这话虽是面对面调侃,但看他电影上映期间的面对面密集行程就会发现他体力旺盛如年轻人——26日晚《异人之下》上海首映礼,27日上午奔南京,面对面中午接受采访,面对面然后再带着“异人团”在南京跑6个影城,面对面与观众互动。面对面专访期间他毫无倦意,面对面甚至希望自己能拥有《异人之下》里冯宝宝永远18岁的面对面超能力,因为他还有很多电影想拍。面对面
文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拍摄 | 朱君贤
剪辑 | 黄娴 陈颖彤(实习生)
万变不离其宗的传统文化
去年暑假《封神第一部》爆火,今年乌尔善带着国风超能力电影《异人之下》来了。
《异人之下》设定的时代为当下,各门派异人轮番出场,金光术、雷法、傀儡术、拘灵遣将等多种功法接踵出现,八卦掌、八极拳、形意拳、太极拳等中国传统武术,搭载新潮多元的时尚音乐,更是酷炫燃炸。
更特别的是,影片色彩运用大胆且充满活力,五彩斑斓的特效呈现角色的特异功能,每一次异能展示都像一场绚丽的烟火秀,视觉冲击强烈。电影中的打斗场面数量众多,让人目不暇接。当然了,年轻观众们狂喜,感叹“好像跟异人一起蹦了2小时的迪”。
如果说《封神三部曲》是厚重的传统神话史诗,那么《异人之下》则是新潮炫酷的当代神话、都市武侠。
这似乎很不乌尔善,但又确实是乌尔善,因为影片的底色仍是中国传统文化。
乌尔善与《异人之下》可谓一次双向奔赴。2020年6月,他刚做完《封神三部曲》前期拍摄,就接到将国漫《异人之下》改编成真人电影的导演邀约,“我看完漫画原作和动画后发现,它除了很多超现实的设定和功法,更重要的是,真正将传统文化、当代现实生活和年轻人成长故事融为一体,是中国电影在全新类型上的一次创作尝试,非常对味儿。”
早在做《封神三部曲》时,他就想着能把中国传统文化里那些有着深层内涵和想象力的东西,注入到当下年轻人的生活里,去唤醒他们的传统文化DNA,“它们真的融化在我们血液里,但又好像被遗忘了,所以要激活它们。通过更酷的表达,让它们重新回到年轻人的生活里,从而留住。”
为了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电影,导演乌尔善兼起了编剧,而写剧本的前提,就是先对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包括基本概念、背后的逻辑和原理等等,这样才能准确地将它们呈现在大银幕上。
《封神三部曲》和《异人之下》都特设了训练营,乌尔善也都参加了。除了进行基本的格斗、体能训练之外,他也跟着学习传统武术和传统文化,“这些都是影片中的基础设定,我一一掌握后,实拍时才能给演员们以准确的指导,如果自己都不懂,那就没法张口。”
比如中医,他本来就很感兴趣,做过专门学习,“你看,现在很多年轻人注重养生,经常找中医调理身体,但对中医背后的逻辑和原理其实并不了解”。中医经络学的可视化,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观众惊叹“有画面了,没想到老祖宗的东西可以这样来视觉呈现”。乌尔善说,年轻人被这些视效吸引的同时,也有可能对中医知识形成一些概念。
不过,乌尔善本人并没有在做精细的中医养生,他自认生活比较简单,“我的日常都是跟着电影项目走的,像目前正在筹备新电影《郑和下西洋》,我就开始学习帆船,包括无动力帆船,我要去了解帆船的原理,跟着演员们去帆船训练,还要去远航体验。”
可以想象的是,作为历史题材,《郑和下西洋》必然也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大量的呈现。关于这部分,他暂时卖了个关子,因为还在筹备阶段。
结合乌尔善过往的《刀见笑》《寻龙诀》《画皮II》等作品可以看出,他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就是提炼传统文化并将其现代化表达,他说:“这是中国电影创作者最具优势也最有价值的地方,对中国观众来说,也确实需要一种新的方式去表达我们的文化特点和我们自己。”
紧扣年轻人的青春困境
专访中,乌尔善保持着缜密的逻辑和严谨的阐述。可以看出,不仅他自己始终“年轻”,他的视线里也都是年轻人,相继上映的《封神第一部》和《异人之下》都事关年轻人的成长。
《异人之下》是漫画改编电影,“国外这方面不仅起步早,也做得好,这类作品本身就具有流行文化属性,深受年轻人喜爱,而中国电影在这方面还有所缺失”,更像是一块亟待开垦的荒地。
如何拉近漫改电影与当下年轻人的距离,对乌尔善而言,是一次全方位的挑战。
首先要紧扣年轻人的青春困境,像《异人之下》的主要角色都是年轻人,面对家庭的期望和自身理想之间的冲突,他们需要选择,这些都让年轻观众共鸣。《封神第一部》也是年轻人的抉择,姬发和殷郊都面临着父子亲情与善恶、对错间的冲突与抉择。
另外,用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才能吸引他们的关注,这次《异人之下》不仅场面炸,而且音乐嗨。
影片由年轻演员们呈现八卦掌、八极拳、形意拳、太极拳、截拳道和蛇拳等传统武术,再配上特效,观众反馈“酷炸了”。
更特别的是,乌尔善这次在音乐上放大招了,每位异人出场时都自带专属BGM,辨识度很高,而且这些音乐也有塑造人物的作用。男主角张楚岚出场时常常伴随着著名歌手屠洪刚的歌曲《中国功夫》,复古、怀旧又充满正气,符合张楚岚略带幽默色彩的“隐藏高手”属性;川渝民歌《黄杨扁担》是冯宝宝的角色专属音乐;举手投足尽显宗师气质的张灵玉和“温柔哄睡”他人的窦梅,也分别搭配了传统曲牌《将军令》和莫扎特的《安魂曲》,等等。
乌尔善认为,漫改电影要高度集合当下中国的流行文化元素,角色服饰可以走混搭风,声效也应该贯彻这一理念,音乐风格应当有跳跃感。于是传统民乐、80年代流行音乐、重金属音乐等多种音乐风格,在影片中创意“混搭”。配乐乐器用到了箫、唢呐、古筝,让观众强烈感受到中国传统乐器自带的能量和音律的流动感,这种视听体验也前所未有。乌尔善还透露,这些音乐都是他平时爱听的。
聊及异人们的异能功法设定,乌尔善有所感触地说:“他们拥有的这些异能,都是我想拥有的。我一厢情愿地最希望拥有冯宝宝的能力,就是长生不老,永远年轻。”
他又说:“如果能永远保持18岁该多好。我还有好多电影想拍,我怕时间不够。如果能让时间停滞,多给我一些创作时间的话,我可能还会带来更多作品。而且我拍的电影都挺花时间的,像这次《异人之下》又花了4年才带给大家一部。”
《封神三部曲》将用三部电影来讲完一个故事,乌尔善表示,《异人之下》暂时只讲了一部分故事,异人们完全可以不断开发,“好莱坞管这些超能力者叫超级英雄,我们就叫中国异人,中国异人跟超级英雄有些不同,他们虽然有特殊能力,但仍要保持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因为我们中国人更讲究大隐隐于市。”
“别人怎么说不重要”
《异人之下》这段时间在全国跑路演,观众反馈不少。
南京路演场上有观众说,去年暑假他刷了十遍《封神第一部》,《异人之下》上映首日已看过两遍,他会一直支持乌尔善导演,希望导演继续带来更多更新的作品。
还有观众向乌尔善提问,如何看待《异人之下》和《封神第一部》相似的“地狱开局”。乌尔善打趣回应“习惯就好”,同时也认真回复说,《异人之下》与《封神三部曲》都是中国类型电影中的拓新之作,也许会让大家产生一定的陌生感,但希望大家能够走进影院中去切身感受,并借用《封神第一部》中姬昌的一句台词回应说“别人怎么说不重要,自己去看才重要”。
可以肯定的是,乌尔善的冒险开拓精神令人钦佩。中国电影要想拍出风靡全球的超级英雄片,要推动电影工业更上一层楼,必须要有《异人之下》这样的尝试,能跨出这第一步,就很勇敢,也已经成功了。
【快问快答】
K=孔小平
W=乌尔善
K:对你来说,新项目《郑和下西洋》又是新类型?
W:那必须的,来自历史事件的航海冒险题材。
K:《封神三部曲》《异人之下》都专门开了“训练营”,你会不会借机开拓商业版图——艺校?
W:属于赶巧了。这两个项目先后开展,都要求是二十岁左右的新人演员,这个年龄段是很难找到成熟演员的。
并且这两部电影对演员要求很高,除了扎实的表演训练,还有动作训练,这些决定了我们要用“海选+训练营+针对性专业训练”模式。
像《封神三部曲》有马术、骑射这些,如果不花一定时间训练,是不行的。还有传统武术,都需要时间。
如果后面的电影项目不以年轻演员为主,其实就不太需要这样。
K:那你以后有可能不拍动作戏吗?
W:好像暂时不会,因为我喜欢动作戏。
(本文照片来自受访者官方微博或受访者提供)
校对 徐珩